JPM Coin背後:摩根大通正在悄悄下一盤大棋
五月 10, 2019
在區塊鏈世界中,銀行還有存在必要嗎?
五月 17, 2019

比特幣漲破8000美元:這輪牛市的誘發不在圈內,而在圈外

我不知道中本聰10年前是否預知到了今天的局勢,但感謝他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禮物。我堅定的相信,比特幣必將成為世界金融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記住中本聰留在創世區塊中的那句話:“2009年1月3日,此時正是財政大臣即將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之時。”比特幣今日突破了8000美金。從昨晚到今天早上,從事區塊鏈領域的朋友幾乎都在朋友圈裡開啟了驚嘆模式,各個本來已經沉寂多時的微信群又開始爆發了海嘯般的討論。仍在這個圈內的,如果手裡持有較多的比特幣,氣定神閒地看多;如果中間踏空了或者下車太早,則滿腹懷疑地說這輪牛市到頭了。至於那些不在圈內的人,更是斥比特幣為毫無價值的虛擬貨幣,以股市之跌和比特幣之漲作為對比,狠狠地酸一把。其形狀之萬千,自2017年後我就幾乎沒見過了。

比特幣為何突然暴漲?這是個問題。不僅僅是炒幣的散戶,包括這個行業裡對技術鑽研很深的項目方都很懵圈。而且越是鑽研得深,只怕越是感到疑惑,感到猝不及防。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圈內的技術並沒有實現什麼質的突破。於是莊家拉盤論、操縱市場割韭菜論又開始在底下廣為傳播。那些在17年嚐到山寨幣甜頭的韭菜們,又開始蠢蠢欲動,認為比特幣這輪拉升他們雖然踏空,但山寨幣拉升不多,入手未為晚也。更有甚者,開始期待起百倍幣、千倍幣來。但我要說,如果他們真的傾家蕩產去佈局這些山寨幣,今年怕是睡不安穩了。

比特幣的上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5月之前的上漲,從3150美元上漲到5000美元,這個我們可以認為是價值修復。但是5月之後的爆發式拉升,尤其是突破了8000美元這個關口,我們再認為是價值修復,就不合時宜了。因為8000美元是很多上一輪牛市韭菜進場的點位,比特幣拉至8000美元,意味著他們解套了,如果此時出局,之前的虧損完全可以收復。因此這個點位的突破難度,在之前看來是比較大的。有人認為這是莊家們集體拉盤,但拉盤拉過了8000美元,這個莊家也太大膽了,拉盤所需要的資金體量和需要成熟的風險也太大了。

我們還可以看到,5月後比特幣從5000美金漲至了8000美金,而以太坊僅從160美金漲到了200美金。前者漲幅為60%,後者漲幅為25%。EOS從4.65美金漲到了5.8美金,漲幅亦約為25%。但是作為主流幣,以太坊和EOS的市值一個約為比特幣的15%,一個不足比特幣的4%。如果真是莊家拉盤,小的盤子反而拉的不如大的盤子猛,這是令人費解的。

比特幣5月後這樣瘋狂的上漲,如果真的要找原因,應該歸功於地緣政治因素。中美貿易戰是首當其衝的地緣政治因素,這裡就不展開講了。碳鏈價值內部曾經做過一個測算。我們從彭博和Coinmarketcap拿了2013年到2018年的石油、黃金、美股、日元和比特幣數據,測算他們之間的收益相關性,結果發現比特幣與美股之間的關係並不顯著,甚至和黃金的關係有微妙的負相關。

昨天BMAN發了一篇文章,說比特幣的避險性已經超越了黃金,我認為是不對的。總體來說,比特幣呈現出兩種性能,它是和平年代的風險投資品,同時它也是動盪年代的避險品。在和平年代,美股的下跌和比特幣的下跌甚至伴隨發生的,比特幣無法起到避險功能;而在國際政治動蕩的年代,作為一個非主權價值存儲的工具,比特幣和黃金一樣受到資本的追捧。且因為比特幣在轉移資產上更便捷,其追逐程度可能較黃金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比特幣市值較小,因此地緣政治危機往往會造成比特幣的漲幅超出黃金。

在這裡想要再澄清一件事:我們現在對外說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其實真正的數字貨幣只有一個,那就是比特幣。其他的數字貨幣只是頂著“貨幣”的title,沒有“貨幣”的共識。曾經一度,以太坊也有機會去擁有這個共識,例如17年朝韓危機的時候,恰逢ICO興起,以太坊馬上收到了韓國參團的追捧和支持,其漲幅遠超比特幣,避險性可見一斑。但是斗轉星移,放在當下來看,以太坊在貨幣或者非主權價值存儲上的共識,已經遠遠落後於比特幣了。EOS等其他主流幣自不必說,更不用說其他山寨幣了。

貨幣的馬太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做項目的往往會沉迷於對技術的追逐,認為技術上的突破才能給這個圈子帶來真正的價值。例如Grin和Beam,他們也立志做電子現金,並且他們的隱私性更強,速度更快。但即便像Grin這樣“密碼朋克”味道十足、確確實實有技術進步的、並被比特幣原來那群技術大佬喜歡的項目,在比特幣強大的貨幣共識碾壓下,也變得默默無聞了。

作為一個無名者,向一個具有廣泛共識的貨幣發起進攻是非常困難的,這不是技術進步能消弭的。更可怕的是,時間會為比特幣的貨幣信用加冕。從比特幣誕生至今的10年裡,加密貨幣圈內幾經沉浮,只有比特幣經歷滄桑而不倒,並且是所有幣圈人的最大共識,那麼這種數字貨幣就尤為可貴。只要不犯顛覆性錯誤,它的地位就難以撼動。

我還想說的一點是,身為普通人我們往往無法預計牛市什麼時候來,並且以什麼形式到來。幣圈奉行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押注比特幣減半。我個人不太喜歡這套說法。一個是從經濟學的角度,比特幣減半是預期之內的事情,這件事既然提前為我們所知,就應該在當時當刻反映在價格里,按理說不應該造成價格暴漲。

另外一個方面,如果說2013年那一次比特幣大漲是因為減半,還尤可相信,因為那次減半對比特幣供給量的衝擊很大。但時至今日,超過80%的比特幣已經被挖出來了,就算比特幣再減半,影響的也僅僅是剩下來20%的供應量。按照這個邏輯,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減半對其價格發揮的作用不應該被放大,而應該被縮小。

上一輪牛市,比特幣減半和ERC-20代幣的爆發伴隨進行。那場牛市很可能是因為技術和商業模式革新的因素誘發的。那麼到這一輪,很多人又在猜,會不會是新的模式,比如IEO;會不會是新的技術,比如閃電網絡、跨鏈、分片等等。這也是熊市大家一起討論、支持大家度過寒冬的主題。但歷史如果能夠被猜中,我們在圈子裡的各位就應該都是億萬富翁了。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在熊市裡討論了這麼多的內部革新,在這一輪中起不到關鍵作用;反而是外部大環境的變化,使加密貨幣的地位突然上升呢?即,這一輪大牛市的誘發不在圈內,而在圈外?

這並不是一個突兀的想法。我曾請教過不少交易所、礦圈的大佬,他們一致認為圈子只有這些老人玩是不行的,如果下一輪牛市真要來,必須要有大規模的新用戶、新資金入場。之前他們的想法是做合規、讓行業規範化和標準化。另外Facebook等主流巨頭的入場讓大家看到了帶來巨大新用戶的希望。但在國際政治的大變動中,這些動作如螢火之燭光,比天空之皓月。有沒有可能,歷史的的劇烈變動讓加密貨幣突然加速,在這個圈子還沒有為下一輪牛市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把用戶推了進來?

站在今時今日的局勢上思考這個問題,不免讓人思緒萬千。中本聰曾經因為害怕年幼的比特幣被美國政府盯上,而劃清和維基解密的關係。今年的比特幣也才十歲,與古老的黃金相比自然年輕。但避險的車輪已經啟動,這種年輕的網絡新物種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它也將自其出世以來第一次面臨這種級別的地緣政治衝突。至於它將在這場衝突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宏大歷史中留下怎樣的故事,實在令人期待。

我不知道中本聰10年前是否預知到了今天的局勢,但感謝他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禮物。我堅定的相信,比特幣必將成為世界金融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記住中本聰留在創世區塊中的那句話:“2009年1月3日,此時正是財政大臣即將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