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在1月16日左右發生的以太坊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可能是未來幾週內密碼貨幣社區會關注的焦點。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是以太坊轉向以太坊2.0的過渡升級之一,因此其改變並不是很多,除了引入了一些新的操作碼之外,延遲“冰河期”難度炸彈觸發,以及降低挖礦獎勵(從3 eth減至2eth)成為了這次升級最受關注的地方。
從歷史上來看,這也會是以太坊的第二次減產。
一旦激活後,運行君士坦丁堡的節點將與先前版本的以太坊不兼容,從而導致區塊鏈的“硬分叉”,這次升級的確切激活時間點,正是以太坊區塊鏈高度達到7,080,000之時,根據以太坊團隊負責人Péter Szilágyi的預測,差不多是在1月16日前後。
而激活後,運行最新軟件的節點將在新分叉上運行。與產生兩種token的爭議分叉不同,這次的硬分叉被認為是“無爭議的”,也就是說,繼續在原規則區塊鏈上運行的遺留節點很大可能無法得到補償,舊分叉上的token可能會變得毫無價值。當然,作為普通用戶的我們,不需要對這次分叉有太多的擔心,截至目前,各大交易所均已發公告支持了這次以太坊升級。此外,以太坊核心開發團隊在1月4日的會議上對預定的升級版本表示出了很強的信心。
五大改進提議(EIP)組成君士坦丁堡,減產最受關注
這次君士坦丁堡升級,共包含5個EIP,它們分別是EIP145、EIP 1014、EIP 1052、EIP 1283以及EIP 1234。
其中EIP 1234是最受關注的更新內容,這對礦工而言尤其重要,其會要求推遲以太坊“冰河期”的難度炸彈,並將以太坊每個區塊的獎勵從當前的3ETH(叔塊為2.625ETH)降低到2ETH(叔塊為1.75 ETH)。
難度炸彈將使礦工越來越難處理區塊,直至挖礦變得無利可圖,這樣就會迫使礦工轉向pos協議。這一提議推遲了500 萬個區塊(大約是12個月的時間)。延遲表明,以太坊向pos的過渡,仍然需要更多時間的發展。
實際上,這並不是以太坊歷史上第一次區塊獎勵減產,在以太坊大都會硬分叉發生(區塊高度4370000)後,以太坊的區塊獎勵從5ETH(叔塊為4.375ETH)減少到了3ETH(叔塊為2.625ETH)。
在第一次減產前,以太坊網絡每天新增的以太幣大約為25000-35000 ETH之間,而第一次減產後,以太坊每天的產量則降低至15000-21000 ETH之間。
而在第二次減產發生後,預計以太坊每日新增的量在10000-14000 ETH之間波動,雖然幅度上較第一次有所下降,但其處在的時間點卻是熊市,顯然與第一次減產會有很大的不同。
以難度炸彈推遲時間(12個月)計算,接下來的一年,以太坊網絡將會新增365萬-511萬ETH,年通脹率將在4.3%附近,這使得以太坊的通脹率將和當前比特幣的通脹率相當。
減產會對市場帶來影響嗎?
會,但預計不會太大。
(第一次減產時的以太幣市場價)
(第一次減產時的以太幣全網算力情況)通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當前以太坊礦工的利潤空間已經是非常低了(幣價較第一次減產時跌去50%,挖礦難度卻上漲近60%),那麼,等以太坊區塊獎勵再次減產後,若沒人去推高幣價,礦工的利潤會進一步受到打擊,則以太坊網絡算力很大可能會出現驟降的情況。
然而,市場並不是保持不動的,減產一方面會減小市場拋壓,可能使得人們會將其視為一種利好,但通常會在分叉發生前表現出來,而一旦落地之後,所謂的利好就會被消耗一空,並在短時間內表現為利空。而等到市場轉向理性之後,又會逐步平衡。
套用一句話,市場價格雖不由成本決定,而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但成本對供求關係還是會略產生一點影響的。
為啥要減產?
很多人納悶了,開發者為啥要對以太坊進行減產,還能不能好好地一塊玩耍了?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最初開發者在設計以太坊的時候,認為從PoW轉向PoS是很容易的,但實際上,其PoS機制(casper)的研發並沒有那麼順利,因此部署日期一拖再拖,而如果區塊獎勵繼續保持原有的程度,顯然對以太坊生態的影響是不利的。於是乎,開發者和社區就同意了減產的事(甚至有人提議減至1ETH,但影響過大遭到了否決),這是出於無奈,而不是原先就設定好的。
所以,幻想以太坊減產會帶來牛市的童鞋,可能需要醒一醒了,就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這次的升級並不具備這樣的能量,其影響力也遠低於比特幣將在2020年的產量減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