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不是美國針對中俄的大陰謀?
十一月 30, 2017
他們是怎樣沽空比特幣?
十二月 1, 2017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區塊鏈:“分叉”是技術問題還是共識問題?

新加坡時間11月29日,由Cointelegraph主辦的Blockshow亞洲峰會在新加坡盛大開幕。Achain重要合夥人李遠與峰會首席執行官Addy Crezeexie攜手為開幕式致詞,隨即就最近的熱點話題“區塊鏈分叉”發表了主題演講並接受了巴比特資訊關於該話題的採訪。

過去九年經歷了區塊鏈1.0和2.0,未來著眼何方?

“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已有9年時間,我們共同經歷了區塊鏈1.0和2.0。但未來如何發展呢?”李遠在演講時提到,

“這裡有兩個事實,可以幫助我們思考:
自今年八月,BCC(Bitcoin Cash)從比特幣主鏈分叉以來,已經解決了比特幣擴容問題,並提升了區塊容量(從原始的1兆升至現在的8兆)、增強了交易性能;與此同時,數以千計的區塊鏈項目正在國際範圍內蓬勃發展,目前其總數已達到1324個。然而,這樣的數字卻仍然難以全面滿足全球67個行業和147個子行業的多元需求。有沒有可能只用一個平台來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

李遠認為,或許“分叉”就是這樣一種解決方案。利用分叉獲得不同的區塊鏈,可以滿足不同的商業應用、不同的性能需求、不同的數據需要;分叉還可以獲得另外一個好處,原有的用戶得以繼承和保留。

區塊鏈分叉:技術問題還是共識問題?

作為比特幣的忠實信仰者,李遠看待“分叉”的觀念在近一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他看來,軟件需要升級,區塊鏈分叉就是升級的一種方式。“反觀以太坊當時的分叉,比特幣的忠實信仰者們一開始是不接受的,後來經過這一年的觀察發現,這原本是個技術問題,也是一種升級的方式。”

“但現階段大部分分叉是個社會問題,或者說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這與技術升級並不是綁定的,儘管在很多時候他們是同時出現的。但實際上我們可以形成有共識的分叉,這是個技術問題,大家都同意可以分出兩條鏈。比如Achain是Dpos的,就可以實現這種有共識的分叉。”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區塊鏈

李遠在現場進行了大膽暢想:如達爾文的進化論所述,生物進化的方向是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神經元到神經網絡,而生物適應和改變環境的能力也在進化中不斷加強。基於此,李遠提出自己的想法:將區塊鏈看作某個物種,把分叉過程看作是遺傳變異,把社區活躍度看作適應環境的能力,以此來看待“分叉”的過程。

李遠認為,未來區塊鏈的服務對像是每一個個體。“通過不同的分叉網絡來承載個人身份、資產、信用、健康等信息,人人都可以成為這個網絡中的節點。而當這一切形成關聯,即可產生信息互動、互聯、互通。”在他看來,當人們的行為能夠被識別和記錄,並與信用、資產進行聯絡時,便能打造真正的分叉與互聯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