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聰(Satoshi)來定價,是時候了嗎?
一月 12, 2019
以太坊宣布推遲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具體升級日期未定
一月 16, 2019

1月16日君士坦丁堡分叉,以太坊的重生之路

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周智來說,這次再平常不過的分叉被強加了 ETH 的命運轉折光環,但他依然相信,ETH 價格不會影響以太坊的實質性進展 。

1月11 日,Ethereum Foundation 發布君士坦丁堡升級公告,宣布以太坊網絡升級預計時間為 2019年1月16日。 隨後,幣安、OKEx、火幣等各個交易所宣布支持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分叉。 不出意外,1月16 日之後,以太坊會進入新的階段 。

這個決定來自於 2018年12月9 日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會議,從區塊高度 7080000 開始,礦工可選擇是否更改代碼進行升級。 當然,重要的決定少不了利益的割據,拜占庭硬分叉後下降 40% 的區塊獎勵再次下調,難度炸彈也隨之推後 。

「這次分叉其實就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 核心開發者周智稱,決定並不是一次會議就決定的,每個細微的調整都會影響到對應的利益方,大家都不讓步就只能下次再議。

從大都會(Metropolis)向寧靜(Serenity)過渡的整個過程,以太坊都過得極其不順利。 多次的推遲和延後,讓大都會階段見證了ETH 的最高點和最低點。 在耗盡用戶耐心後,以太坊終於開啟了溫和的改良之路,但結果怎樣,仍顯得迷霧重重 。

以太坊以 ICO 募資籌得運維資金,如今在盡量淡化 ETH 的價格問題,這是生態發展到一定程度總會遇到的質疑。 起初依靠募資額體現的項目價值在炒作過後回歸正常,市場清洗下縮水超 80%, 項目實際效果也還未顯現 。

項目價值最終會由通過技術達到的目標表現出來嗎? 這個疑問恐怕需要漫長的過程去解答 。

以太坊的溫和改良

硬分叉就像手機系統的固定升級,優化設置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但區塊鏈項目的特殊屬性在於,初期賦予的價值肯定方,在項目成長時變成利益關聯的牽制方。

對以太坊來講,硬分叉更像是一次升級打怪的歷險。 對底層協議作出調試,替換讓系統使用不順暢的因素,提高整個系統的運行順暢度。 本應只考慮以太坊自身發展的日常維護,因為涉及到投資者、礦工等利益方變得困難且拖沓。

協議在區塊高度 7080000被激活。 雖然給予了礦工選擇的餘地,但客戶端不更新到最新版本,則產生的區塊得不到社區的認可 ,這也意味著,以太坊的硬分叉是社區內部的統一行為,容不得除此之外的第二選擇。 用戶,只需等待錢包提供商更新。

為什麼要進行分叉? 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V 神)解釋了更加致命的理由。 如果以太坊區塊鏈不進行硬分叉,則隨著挖礦難度增加,驗證會愈加緩慢,以太坊的網絡可能會接近癱瘓 。 這個說法也被稱為 「以太坊難度炸彈」 或「以太坊冰河時代」。

此次君士坦丁堡分叉,時間原定於 2018年11月,是大都會的第二階段。 實際上,測試的時間比預設提前近一個月,10 月中旬,核心開發組佈置好測試網絡,因社區礦工們沒有切換算力支持 ,  共識分歧」使得測試網絡無法使用,最終失敗 

開發組宣稱會調查原因,同時也不得不宣布,推遲君士坦丁堡系統升級計劃。 明顯的技術欠缺因素,難以保證以太坊全部網絡節點升級到最新版本;共識未達成導致測試網絡無法推進,礦工的力量影響更為直接。

事實上,以太坊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開發者們相互交流和討論業務的固定機會,並沒有預想的那麼高效。 每一期達成一致的內容寥寥,分歧點則留到下一期繼續討論。 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拜占庭硬分叉經過數次推遲後才得以成功實行。

早在剛進入大都會階段,以太坊的變革心思就愈加明顯。 第一個階段「拜占庭硬分叉」在 2017年10 月完成。 當時,以太坊加入很多新的特性,包括:zk-SNARKs 、「 revert」功能和」returndata 」, 以及抽象賬戶 。

新的名詞遠不止為智能合約開發者提供更靈活的底層公鏈那樣簡單。 比為開發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更值得關注的是, 這次分叉將礦工的區塊獎勵降低40% 的同時,難度炸彈被延遲激活 

君士坦丁堡硬分叉的目的就更為清晰。 其主要內容是「修復」此前拜占庭分叉引發的問題,並進一步改善以太坊一直以來被詬病的,使用成本過高。 而最核心的,是下決心完成由 PoW 向 PoS 的過渡,引入 PoW 和PoS 的混合模式 。

新算法「ProgPow」的代碼,只提高普通 gpu 的挖礦效率。 降低出塊獎勵的同時提升了出塊的效率。 因為使用 ASIC 本身是有成本的,而   ProgPow 會使得生產出來的 ASIC 礦機與顯卡相比失去原來的優勢,收益逐漸降低 ,這樣一定程度能夠遏制 ASIC 礦機,改善算力被集中掌握在少數大戶礦工手中的情況 。

其次,就是編程語言本身。 以太坊編譯器優化各方面的能力,仍無法跟現有的成熟編程相比,如 C++。 簡單來說,如果底層是採用以太坊這樣的智能合約機器引擎,那麼用戶可以使用像 C++ 這樣很多編程人員去直接寫的智能合約,那麼它的提供效率也會更高。 同時,用戶可以選擇的編程語言範圍也更廣 。

技術上,這次分叉有三類轉變,一是共識算法。 現在以挖礦為主的就是 PoW 這種較為傳統的算法。 轉變後,任何人都就有機會成為一個出塊人,或者成為一個驗證者 。 第二是 sharding(分片),現在以太坊開放一條鏈,今後會有更多鏈,能夠承載更多應用,吸引更多用戶,同時又能夠讓這些應用上的資源實現交互。 這個技術是近兩年最重要的一個方向之一。

第三就是智能合約執行引擎本身的升級。 比如,現在的智能合約履行通過諮詢引擎,開發者會提供幾種編程語言,以這些為基礎寫源碼作為語言。 現在可能有若干社區自己有自己的編程語言,但是這些語言有一定的弊端,包括資金效率不是特別好。 因此執行引擎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低效的語言代碼產生。

根據 Ethereum Foundation 1月11 日發布的君士坦丁堡升級公告,以太坊分叉已確定在 2019年1月16 日實行,具體日期會根據這段時間的出塊速度波動而推遲或提早 1到2 天,也就是在 1月16 日到 1月18 日之間。硬分叉將正式終結大都會階段,同時開啟由 PoW 向 PoS 的過度期。 不出意外,以太坊將開啟到達最理想狀態的改革之旅 

礦工利益再削弱

工程師只關注項目進程,區塊獎勵並不在這個群體關注和思考的範圍內,但其他利益方則不同 。 對於周智來說,共識的達成需要數次會議已經司空見慣。 每兩週一次的核心開發者電話會議,迄今為止已經開過超50期,但以太坊的改善並沒有那麼明顯 。

雖說開發者核心會議基本以開發者為主,但利益相關的人也會參加,如礦工、投資人。 各自的背景代表著各自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又產生不同的觀點 。 因而這次的結果,更像是一個各方妥協的成果。 比如將礦工挖礦獎勵由3 個降為 2 個,涉及的是礦工利益 。

此次引入的混合模式,也將開啟以太坊 2.0 計劃。 內容包括共識機制、系統架構、協議上的轉變。 這個操作意味著,把 整個以太坊都重做,產生一個全新的以太坊 。 PoS 的優點很多,突出的兩點是低耗電量,和多鏈並存,改變以太坊高耗能且只有一條主鏈的現狀 。

通俗地講,就是以前以太坊公鏈只能北京範圍內使用,現在可以為其他省市各打造一條鏈,這些省市都可以使用。 使用的覆蓋範圍廣泛了很多。 如果將以太坊看作一個安卓系統,這次硬分叉,就是將安卓系統中原來的10 個函數新增兩個,使得手機 app 製作者構建應用更方便。 整體上,安全係數和環保度更高,機制也更加複雜,這也是難度本身所在 。

礦工利益被犧牲不是第一次,此前拜占庭硬分叉時,將難度炸彈推遲並下調區塊獎勵, 從原來的 5個ETH 降低至 3個 ETH 。 難度炸彈影響以太坊出塊速度,短期內不會對礦工造成損。 但按照當時 ETH 的單個均價2500 元計算,單個區塊獎勵就少 5000元。

「 大致 3 月份後,區塊難度會增加,到時候挖礦就比較難 。」 周智稱,這些都是為向 PoS 平穩過渡採取的措施。 此外,以太坊會繼續推遲難度炸彈,並為用戶提供身份隱藏功能,允許其決定自己私鑰地址,提升網絡的安全級別 。

這次硬分叉一定程度上也是為 2.0 做的準備,如挖礦獎勵減少,是為了以太坊向 2.0 轉變更平穩。 但問題也同樣突出。 開發者們並不擔心的價格和區塊獎勵,成為以太坊發展的主要牽制力量 

「當以太坊真正成為像安卓一樣有用的平台,它的價值肯定會發生變化。固步自封是沒有用的,大家現在關注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周智並不認為這會對以太坊的未來價值有什麼影響。

尷尬的是,減少的區塊獎勵意味著在相同數量的電力設備下,礦工將獲得更少的回報,挖礦收益減少。 按照供求關係,挖礦減少,ETH 供應減少,ETH 價格將會上漲。 但對礦工而言,ETH 價格增長與否還未確定,挖礦成本增加卻已是定局。 用價格上漲填補增長的成本,以及挖礦獎勵減少的損失,大概率是很困難的 。

以太坊的明天在哪裡

在區塊鏈行業,項目價值往往與其發行的代幣緊緊綁在一起。 這也催生了「市值管理」類變相操縱市場的行為出現。 對那些無法「市值管理」的團隊,價值和價格的關係似乎無解。 對以太坊來說,牛市掩蓋的問題集中暴露,除了成為投機者的暴富代幣,以太坊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失控的價格表明著以太坊正處於尷尬境地。 和比特幣相比的加密數字貨幣絕對「次位 」,與 EOS、波場相比的底層公鏈絕對首位,用戶對其表現的價值判斷,映射在 ETH 泡暫時穩定的價格上 。

曾經引以為傲的價格變成「人來瘋 」, 最凶狠的時候,ETH 從最高點近 10000 元下跌超 70%, 即使是相對平穩的時期,ETH 每度下跌都引人唏噓。 比如 8 月的一個月內,ETH 從420 美元跌至 280 美元,月跌幅超30%, 市場中充斥著以太坊「藥丸」的氣息。 目前穩定在 800-1000 元左右 。

按照市值呈現判斷,以太坊始終屈居比特幣之後,甚至在某個節點跌至市值第三名。 而作為公鏈的同時,以太坊又是目前當之無愧的功能最完善最有潛力的公鏈。 一方面,價值是距離第一遙不可及的「千年配角」,另一方面, 身為第一公鏈卻難以產生實際效用,尷尬境地下,一再下跌的ETH 價格,是表現其價值的最直接證明 

「以太坊肯定有他的價值。因為社會的共識,並不代表技術的革新,所以我們肯定是希望把技術往前推進,而不是宣傳現在的市值多少錢。」周智認為,加密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上的漲或跌,都不是開發者應該關心的,開發者的重點是把這種具有探索精神的新技術研究並實現出來。

他覺得這才是以太坊真正的價值所在。 如果以太坊在大眾共識的價值中價格下降,那麼對於開發者來說,最多是做的事情的關注變少,可能價值很大程度只是能夠增加項目的成功率而已。

談以太坊的價值,不得不提到其創始人 V 神。 很長時間內,ETH 的價格以及價值與 V神緊緊綁在一起。 年輕、果敢、有見地,受業內讚譽的區塊鏈項目開發者,代表著以太坊的價值。 直接表現是:意見領袖般的社交言論,區塊鏈項目首選募資代幣,和長期佔據加密數字貨幣市值排行榜第二。

但現在,情況完全變了。 V 神跌落神壇,以太坊價值歸零說盛行,混沌過後的清晰讓項目本身成為關注點。 進展緩慢、技術缺陷、成本較高、去中心化推進困難,每一個以太坊的舊疾都在現在急於找到解藥。

而樂觀者認為,目前情況下,以太坊有錢,社區開發者積極活躍,多管齊下,有從公鏈本身去解決的 sharding,也有二層擴容的狀態通道,側鏈解決方案,目前是最有潛力的公鏈 。

「從宏觀角度觀察,數字貨幣的價格掛鉤機制實際上是將主流數字貨幣作為了虛擬世界中的「一般等價物」,類似於黃金和國家法幣在現實社會中的地位。 」分析師楊易則認為,公鏈的應用目前問題太多。 通過研究以太坊的相關數據,他認為以太坊的一般等價物作用比底層公鏈更有價值。

而尷尬的是,ETH 確實可以承擔 一般等價物 這樣的角色,但不管從發行機制、市場共識、還是可操縱性上, BTC 能比 ETH 更好地承擔這樣的角色 

並且,從拜占庭硬分叉到君士坦丁堡硬分叉,由 PoW 向 PoS 過渡,不僅是以太坊形式上的轉變,更多代表著,這個運行近 4 年的公鏈,要進行觸及筋骨的核心機制改革 。

改頭換面對即使是以太坊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來說,也代表著無限的疑問。 按照預期發展再好不過,這次改革還順帶能成為挽回民心、刺激價格回漲的春藥。 反之則成為部分持觀望態度持幣者放棄的催化劑。

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也是特殊的商品,這種商品需要長久的時間與實踐去又沉澱。 楊易指出,加密數字貨幣需要被估值,被確定價值,而價值尺度是貨幣的一個職能。 這就涉及到非證券型數字貨幣的問題了。 一件商品本身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是對它的運用權利和行為。

一般情況下, ETH 通常充當了募資幣,成為項目方和投資者的中介幣。 「數字貨幣當然不都是證券,中國就是迴避不談。」楊易指出,涉及募資的行為,各國證券法都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但中國主要是非法集資,美國叫做違反發行。 中國為什麼沒有將加密數字貨幣具體歸類,不是法律儲備不足,而是法律論證不足。

還有分叉問題。 目前監管機構和傳統機構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分叉導致的估值困難。 以此前 BCH 分叉為例,相關利益方的影響錯綜複雜,行業內派系站隊。 ETH 分叉會不會引起同樣的問題,對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不可預估,這些都決定了監管目前的謹慎態度 。

不管怎樣,結果都充滿想像。 同時,也將映射在 ETH 的價格上 。

以2017年10 月的拜占庭硬分叉為例,據當時 CoinMarketCap 數據, 分叉先是讓 ETH 下跌,後又急速上升,至當月 ETH價格最高點,350 美元 

一般情況下,加密數字貨幣交易中,價格變動因素來自於多方面:團隊知名度、監管政策、大眾關注度、投資情緒等,都會對幣價漲跌造成直接影響。 多次推遲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千呼萬喚才出來的升級,無論自身發生怎樣改變,關注度是低不了的。

業內人認為,此次分叉會形成幣價利好,將會藉勢把 12 月份 ETH 價格瀑布式超跌往回拉。 但分析師楊易卻不認同,他認為,整體上看二級市場的價格和以太坊是否轉 POS關係不是很大,11 月底的價格反彈主要是此前超跌嚴重,以及對分叉的利好預期 。

以太坊是否透支了分叉的預期利好現在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密數字貨幣的價值,一定脫離不了項目本身的表現,以及幣價在二級市場的漲跌幅度。

信仰價值

凡投身區塊鏈項目,總少不了信仰者 。 99% 的區塊鏈項目,被項目方純粹的詐騙所打敗。 剩下的 1%, 在信仰者的支持下得以苟活 。

「 以太坊是有工程魅力的,go-ethereum 的開發者代碼寫的很優雅,做事風格非常嚴謹。」周智因認定以太坊的價值而成為核心開發者的一員,他形容這種感覺「沒有很特別,就是恰好是一份很喜歡的工作而已」。

在很多像周智一樣,身處以太坊核心卻未持有 ETH 的人心中,以太坊是一個能夠容納自由的「理想國 」。 沒有利益的牽扯,使他們更加堅信以太坊 —— bug 頻出仍極具探索精神的先行者 。 即使從來沒有人能斷定,以太坊一定會成功 。

有別於其他公鏈,以太坊不是單純的做一個區塊鏈平台,或者是暫時滿足「用戶需求」,而對某些關鍵屬性進行妥協的底層開發工具。 在信仰者眼中,它代表著現代國家機器統治下的中央集權和自由缺失。

「 它現有的設計並不是完備的,但是它至少代表著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真正面向價值落地的探索精神 。」

以太坊亟需解決的擴展性問題,也是 2019 年和 2020年主要關注的問題。 度過平穩的大都會階段,以太坊技術層面上功能趨近於完善,指令也會不斷豐富。 但這個過程,似乎總是與普通的以太坊使用者關係並不密切。

功能優化遠未達到用戶關注的「質」的轉變,就像部署一個智能合約,技術上的改進用戶是看不到的。 真正能令用戶感知的,是經過這些調整所呈現的應用,突然變得沒那麼難用的時刻 。 因此,以太坊開發者對生態的開發,集中在更好的服務上,比如減少消耗商戶使用成本。

共識即價值。 在這個去中心化的理想組織,社區的共識是以太坊的價值所在。 只要以太坊仍舊沒帶來實際的社會效益,ETH 的價格就只能隨著以太坊項目進程而變化 

按照計劃,現階段,POW 與POS 並存,共同驅動以太坊網絡。 最終過渡完成後,以太坊正式進入 2.0 時代。 而即將到來的以太坊 2.0 時代,溫和推進迭代,亦或快速取捨利益,無論哪一個,看起來都極其艱難 。

//]]>